Insights

DIGITALISASI BARU: KECERDASAN BUATAN GENERATIF

ABSTRAK  Kecerdasan buatan generatif, atau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Generatif, merupakan inovasi terkini dalam teknologi digital yang membawa perubahan dalam cara bisnis beroperasi dan berinteraksi dengan pelanggan. Teknologi ini memungkinkan penciptaan konten baru, personalisasi layanan, dan peningkatan efisiensi operasional, sekaligus membuka peluang inovasi di berbagai sektor. Namun, dalam implementasinya tetap dibutuhkan komitmen dan tanggung jawab dari … Read more

NEW DIGITALIZATION: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BSTRACT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r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the latest innovation in digital technology that is changing the way businesses operate and interact with customers. This technology enables the creation of new content, personalization of services, and increase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while opening up opportunities for innovation in various sectors. However, in its implementation, … Read more

新数字化:生成式人工智能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AI)是数字技术领域的最新创新,它正在改变企业运营方式以及与客户互动的方式。这项技术能够创造新内容、实现服务个性化,并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为各个行业的创新带来机遇。然而,在其应用过程中,企业对数据保护的承诺和责任依然至关重要。在具备承诺和责任的前提下,生成式AI有望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柱,为企业未来创造附加价值和竞争力。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AI)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全新突破。生成式AI正在改变企业的运营方式以及与客户的互动方式。除了加速流程外,这项技术还为创造力、个性化以及运营效率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本文将探讨生成式AI的概念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性。 什么是生成式AI? 生成式AI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部分,旨在“创造”新内容,如文本、图像、音乐,甚至是程序代码。这种方法不同于以数据分析或预测为主的其他广泛使用的AI。生成式AI基于从大数据中学习到的一些模式生成原创输出。这项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应用,从医疗到营销,并推动了许多重要解决方案的开发。 生成式AI的应用 生成式AI可以用于识别检测金融系统中的可疑交易模式或异常活动。通过模拟或构建攻击场景,这项技术可帮助公司针对金融系统的安全威胁做好预防措施。 机遇与挑战 尽管生成式AI潜力巨大,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挑战: 印尼数字化的未来 通过利用生成式AI,企业能够推动创新,加速决策,提高客户体验。这项技术不仅提升了内部效率,还为开发更具创意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新机遇。成功的关键在于以负责任的方式实施生成式AI,特别是在数据保护和伦理应用方面保持高度关注。

SISTEM PENGENDALIAN INTERNAL: BAGAIMANA MENYUSUNNYA

ABSTRAK Sistem pengendalian internal menjadi bagian penting dalam operasional perusahaan secara keseluruhan. Sistem pengendalian internal berperan besar dalam pengelolaan risiko dan pencapaian tujuan dan sasaran perusahaan. Dalam penerapannya, sistem pengendalian perlu memerhatikan kerangka kerja COSO. Penerapan sistem pengendalian yang efektif perlu dimulai dari proses identifikasi, penilaian atas tingkat kritikal, penetapan respon yang tepat, komunikasi, implementasi, … Read mor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How to Set Up

ABSTRAC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ompany’s overall operation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play a major role in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company’s goals and objectives. In its implementation, the control system should consider and align with the COSO framework.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 Read more

内部控制系统:如何建立

摘要 内部控制系统是公司整体运营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风险管理以及公司目标的实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内部控制系统需要注意 COSO 框架。要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识别过程、评估其关键程度、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沟通、实施,并持续监控控制措施,以确保控制措施的相关性。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将内部控制系统定义为管理层、董事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为管理风险和提高实现既定目标和目的的可能性而采取的任何行动。管理层负责规划、组织并指导实施适当的行动,以合理保证目标和目的的实现。简而言之,内部控制是在组织内部设立的一种流程,旨在确保其系统安全、可靠,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解释说,内部控制的实施应帮助组织实现以下目标: 企业运营效率 必须实施控制措施,以确保流程顺畅,运营不受干扰。这将降低组织效率低下的风险和对价值创造的威胁。 资产保护 应实施控制措施,以确保资产用于正当用途,且不易被滥用或盗窃。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应采取全面的方法,考虑所有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预防和检测欺诈及其他违法行为 即使是组织结构简单的小型企业也可能成为这些违规行为的受害者。随着组织规模和复杂程度的增加,欺诈行为的性质变得更加多样化,控制措施必须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财务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如果组织的财务记录不可靠,就无法编制准确的财务报表。系统应能够记录交易,以便所交易业务的性质能在财务报表中正确反映。 及时编制财务报表 组织应能够履行其法律义务,准确并按时提交财务报表。组织还有义务向股东提供有意义的报表。内部控制还可以应用于管理会计流程,这对于有效的战略规划、决策和组织绩效监控是必需的。 内部控制的实施 组织可以实施已有的内部控制框架,例如“美国特雷德韦委员会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内部控制框架”,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定自己的系统和流程: 1. 评估与识别风险 只有明确识别需要减轻的风险后,才能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组织需要仔细审视每个职能部门开展的所有活动,并识别其面临的风险。这些风险应包括所有内部产生的风险,例如订购库存的错误,以及外部风险,例如供应商延迟交货。收集所有风险后,应将风险分类,例如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或战略风险。 2. 风险评估与应对 识别出风险后,组织应评估风险的严重性。这包括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发生频率)以及风险发生后的影响(严重性)进行评估。然后,组织需要根据风险的严重性级别来决定如何应对风险。组织可以针对所面临的每个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3. 内部控制的建立 控制措施应直接与风险对应。从严重性最高到最低的风险,组织需要确保在前一阶段识别的每项风险都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加以缓解。然后应将这些控制措施转化为在组织内部实施的标准化程序。控制措施应全面,也要足够清晰,以便执行相关活动的人员能够有效实施。 4. 控制措施的沟通与实施 内部控制只有在员工遵循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其目标。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传达实施控制措施的重要性,并确保新的控制措施不是仅仅增加了员工的工作负担,而是让员工也能从遵循控制程序中获益,例如更高效的工作流程和降低组织内盗窃的风险。建立内部控制,特别是在实施的早期阶段,应具有适应性。组织应考虑直接用户的意见并共同讨论,以确保程序顺畅运行,同时能缓解控制措施旨在应对的风险。 5. 持续监控控制措施 组织的环境在不断演变,其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发展。即使已经实施了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层也应持续重新评估和审查风险及控制措施,以确保相关措施仍然足以缓解新出现的风险或符合新的法规要求。 专业商业顾问可以凭借其经验帮助客户绘制内部控制系统蓝图,为客户提供参考。专业服务包括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并协助实施。

新实施政策:增值税

摘要 《税收法规协调法2021年第7号》(HPP法)规定,增值税税率将于2025年调整至12%。为落实这一政策,出台了《财政部2024年第131号条例》(PMK 131/2024),以规范对进口品、应税货物(BKP)交付和应税服务(JKP)交付的增值税处理。该政策旨在建立公平的税收体系,支持包容性经济增长,并确保基本民生商品价格的稳定。该PMK规定了适用于奢侈品BKP、非奢侈品BKP和JKP的增值税税率,以其他价值作为计税基础(DPP)的计算方法,并针对2025年1月过渡期内的奢侈品交付制定了特别规定。 根据《税收法规协调法2021年第7号》(HPP法),增值税税率将于2025年调整至12%。为落实与HPP法中增值税税率相关的调整,并考虑关于增值税税率实施的社会公平性,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财政部长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了《财政部2024年第131号条例》(PMK 131/2024)。该条例涉及应税货物(BKP)进口、BKP交付、应税服务(JKP)交付、关税区内外无形BKP及JKP利用的增值税处理。 《PMK 131/2024》规定的税率调整,体现了政府致力于实现税收体系管理公平化和均衡化,同时支持包容性经济增长,并确保基本民生商品价格的稳定。通过实施这一政策,有望实现财政稳定和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11%的有效税率将在不违背税收贡献原则同时,减轻普通民众的税收负担。 以下是《PMK 131/2024》中有关增值税税率调整的一些主要规定: 由于《PMK 131/2024》在2024年底发布,在应纳税企业法人向具有终端消费者特征的买家交付划分为奢侈品的应税货物,如机动车辆和其他应缴纳奢侈品销售税的商品时,《PMK 131/2024》规定中的特别条款适用: a) 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期间增值税按12%的税率乘以计税基础计算,计税基础为销售价格的11/12。 b) 自2025年2月1日起增值税按12%的税率乘以计税基础计算,计税基础为销售价格或进口价。  增值税计算示例 因此,应缴增值税为Rp 110,000,等于销售价格Rp 1,000,000的有效率11%。 货运代理服务使用定量计算应缴增值税的示例: 一家从事运输管理服务的公司X,接到Y公司一个交易金额为 Rp 100,000,000的订单。 定量计税基础 = 10% x 发票金额= 10% x Rp 100,000,000 = Rp 10,000,000 因此,应缴增值税为:应缴增值税 = 增值税税率 x 计税基础= 12% x Rp 10,000,000 = Rp 1,200,000 综上所述,应缴增值税为 Rp 1,200,000,等于货运代理费的1.2%。 以其他价值作为计税基础,计算从总公司向分公司交付应税货物增值税示例,或反之亦然: 从总部向分公司交付价值Rp 120,000,000的应税货物,其中应税货物的成本或进价为Rp 100,000,000。 … Read more

PENERAPAN BARU: PAJAK PERTAMBAHAN NILAI

ABSTRAK  Undang-Undang Harmonisasi Peraturan Perpajakan Nomor 7 Tahun 2021 (UU HPP) menetapkan penyesuaian tarif Pajak Pertambahan Nilai (PPN) menjadi 12% pada tahun 2025. Sebagai implementasi dari kebijakan tersebut, Peraturan Menteri Keuangan Nomor 131 Tahun 2024 (PMK 131/2024) diterbitkan untuk mengatur perlakuan PPN atas impor, penyerahan barang kena pajak (BKP), dan penyerahan jasa kena pajak (JKP). … Read more

NEW IMPLEMENTATION: VALUE ADDED TAX

ABSTRACT  The Law on Harmonization of Tax Regulations Number 7 of 2021 (UU HPP) stipulates an adjustment to the Value Added Tax (VAT) rate to 12% in 2025. As an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olicy, Regulation of the Minister of Finance Number 131 of 2024 (PMK 131/2024) was issued to regulate the VAT treatment of imports, … Read more

新准则:私营实体的会计处理

摘要 印度尼西亚特许会计师协会(IAI)通过印度尼西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DSAK)发布了《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SAK EP),取代了《无公共责任实体财务会计准则》(SAK ETAP),以应对《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for SMEs)在符合国家条件和需求的基础上的发展。SAK EP适用于不具备公共责任,但需要针对外部使用者发布通用目的财务报表的实体。首次采用SAK EP的实体,在编制自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的财务报表时,可以遵循SAK EP中规定的过渡条款。 财务报表(LK)是关于财务状况、财务业绩及其变动的交流媒介,是实体的基本要素。我们发现,商业环境和社会生活的的动态变化使得实体的复杂性、目标、业务领域和规模存在显著差异。实体的业务越复杂,需使用的财务会计准则(SAK)越复杂,随之对财务报表的标准也要求越高。这种要求源于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表的内外部使用者。 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的财务会计准则为《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SAK Entitas Privat)。发布《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的目的是供那些不具备公共责任,但需要针对外部使用者发布通用目的财务报表的实体使用。然而,具备公共责任的实体也可以使用《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只要监管当局允许其使用该准则作为财务报表的编制依据。 选择使用《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的实体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旨在简化财务报告编制,确保财务信息计量和列报的一致性,通过提供更简单、更高效、更适用的会计流程,以便私营实体更容易以更有效、更实用的方式履行会计义务。因此,与一般财务会计准则相比,《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因省略了与私营实体无关的主题,如每股收益、中期财务报表和业务分部报告,内容更为简化。 《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基于《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结合了印度尼西亚的实际情况,围绕第1章至第35章所述主题编纂而成。各章节及段落间的交叉引用仅限于该准则中的章节之间。该准则于2021年6月30日由印度尼西亚特许会计师协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DSAK IAI)批准,取代了《无公共责任实体财务会计准则》(SAK ETAP)。 以前在《无公共责任实体财务会计准则》中没有说明的条款列示如下: 首次采用《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时,有几项必需满足的规定。符合《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的首份财务报表为实体明确声明遵循该准则的首份年度财务报表。比较报告列报的信息要求追溯调整,但该准则同时提供了关于某些科目豁免追溯调整的指南。 过渡条款章节的其中一段还提到,若在过渡日无法对一项或多项必要调整进行处理,实体可在最早的可行期间实施调整,并在财务报表中标明未重新列报的金额。若无法提供《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要求的披露信息(包括比较期信息),则必须对此作出说明。 在采纳《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时,实体使用的会计政策可能与其在同一日期基于以前财务报告框架所使用的会计政策不同。由此产生的调整直接计入留存收益。财务报表的公允列报要求根据《第2章:概念和普遍原则》中规定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定义及确认条件,真实反映交易、事项及其他情况的影响。 《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旨在希望印度尼西亚的私营实体能够继续遵守法规,根据自身特点提供更高质量(更清晰透明)的财务报表,同时简化会计程序,提高融资能力,推动更低成本的全球交往,最终提升印度尼西亚私营部门的透明度、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附有财务报表示例作为说明。这些示例以及准则章节中展示的其他示例源于2017年1月1日生效的《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5年版)》。在应用这些示例时,需要注意是否符合印度尼西亚的会计实践。 与《无公共责任实体财务会计准则》(SAK ETAP)和《中小微企业财务会计准则》(SAK EMKM)相比,《私营实体财务会计准则》的优势之一在于根据这一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可以与其他国家的私营实体或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对比。相比于已失效的SAK ETAP和SAK EMKM,以该准则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更易被跨国公司的债权人和投资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