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EV)或电动机动车(EMV)是印度尼西亚减排行动的一部分。为实现印度尼西亚国家自主贡献(NDC)下的减排目标,电动两轮车(E2W)预计到 2025年将达到180万辆,到2030年将达到1300万辆。同时,电动四轮车(E4W)目标为到2025年达到40万辆,到2030年达到200万辆。这些目标表明,印度尼西亚政府致力于通过明确的绩效手段成功实现能源转型。
根据印度尼西亚汽车工业协会(Gaikindo)的数据,到2024年3月,国内市场的电池电动汽车(BEV)批发量达到2140台。这一数字代表比起2024年2月的销量1444台,环比增长了48.1%。以下是2024年3月国内市场批发销量最高的十大电动汽车排行榜:
- 五菱缤果EV:817台
- 奇瑞欧萌达E5: 608台
- 名爵4EV: 246台
- 五菱晴空EV:229台
- 现代艾尼氪 5: 93台
- 名爵ZSEV: 31台
- 宝马i7:24台
- 起亚EV9: 21台
- 哪吒V: 10台
- 东风小康 Gelora E:10台
来源:Katadata
2024年第一季度电动汽车销售的正增长归功于政府对众多设施的支持。措施包括增加电动汽车需求的政策、补贴、税收优惠、开发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站(SPKLU),以及通过加强供应链和扩大使用规模来逐步提升制造。
这也表明,尤其是在集成供应链到位的情况下,印度尼西亚具有成为电动汽车制造中心的潜力。电池是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电动汽车总重量的12%,总成本的35%。
印度尼西亚的镍生产业不断发展,从而很好地满足电动汽车对镍基电池的需求,同时,印度尼西亚政府禁止出口镍含量低于1.7%的镍矿石(能源和矿产资源部第11/2019号法规),这鼓舞了行业对国内镍湿法冶金精炼设施进行投资。
2024年,投资部长/投资协调委员会(BKPM)主席将为印度尼西亚和东南亚首家电动汽车电池厂欧米茄项目揭幕。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汽车公司、乐金新能源和印度尼西亚电池公司(IBC)的合营企业现代乐金印度尼西亚(HLI)绿能公司,投资额11亿美元(约50.39万亿印尼盾),到2023年中期拥有超过1000名印度尼西亚雇员。HLI绿能的产能为10千兆瓦/小时(GWh),由3260万个电池单元组成,第一阶段可生产约15万辆电动汽车。该协议是双方共同努力的一部分,旨在刺激投资,从而支撑印度尼西亚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发展。
印度尼西亚电池公司(IBC)董事托托-努格罗霍在其他场合解释说,除欧米茄项目外,印尼目前至少还有其他四个电动汽车电池项目:
- 腾龙项目
腾龙项目是指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的子公司宁波普勤时代有限公司(CBL)合作的端到端电动汽车电池开发项目。腾龙项目从上游到下游的投资价值为56亿美元,相当于91万亿印尼盾(假设汇率为16,254.05印尼盾)。2023年1月16日签署了有条件股份购买协议(CSPA)。
- 泰坦项目
泰坦项目是与乐金新能源(LGES)联盟的联营企业。2023年4月,托托提到政府正在要求联盟进行书面保证。
- BESS项目
与印度尼西亚国家电力公司合作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将从使用柴油过渡到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
- 伏特项目
通过该项目,IBC成为国家电动汽车制造商Gesits的大股东。
预计这些项目将通过一体化生产降低电池成本,并为印度尼西亚的绿色能源行业和经济做出更广泛的贡献和影响。